熱門搜索:鱟試劑,內毒素檢測儀,內毒素檢測試劑盒,基因重組鱟試劑,濁度法鱟試劑,顯色法鱟試劑,凝膠法鱟試劑,葡聚糖緩沖液,無熱原水,鱟試劑耗材
    技術文章 / article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技術文章 > 細菌內毒素的致熱性危害

    細菌內毒素的致熱性危害

    發布時間: 2022-07-29  點擊次數: 1182次

    一、細菌內毒素的結構

    細菌內毒素又為脂多糖LPS),與蛋白質及磷脂等一起構成革蘭陰性菌的外膜LPS的分子結構可以分為3個區域O-特異性多糖鏈也稱為О-抗原),核心多糖以及類脂ALipidA)。其中O-特異性多糖鏈突出于膜外5-10nm在菌體表面呈游離狀態其基部與核心多糖相連


    核心多糖由內核和外核構成內核的內側端以2--3脫氧辛酸與類脂A相連后者位于脂多糖的最內側并且嵌入細菌外膜雙層磷脂分子的外葉類脂ALPS結構中最保守的成分不存在種屬特異性LPS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


    每個細菌表面分布的LPS分子數量不定約占細菌外膜結構的25%外膜總表面積的75%LPS單體的分子量多為5000-25000由于LPS是由親水性的多糖和親脂性的類脂共同構成的一種兩性大分子此親水基團和疏水基團在空間結構上位于分子的兩端因此LPS在極性溶劑和非極性溶劑中均能形成多聚體在電鏡下呈清晰的微膠粒樣


    單體LPS首先與血漿中的脂多糖蛋白LBP結合形成復合物然后再與CD結合才能產生生物學效應而多聚體的LPS不能與CD結合發揮生物活性



    二、LPS的致熱性危害

    LPS進入機體后刺激產生內生致熱原細胞主要是單核巨噬細胞等使其釋放內源性致熱原[如白介素-1(IL-1)白介素-2腫瘤壞死因子(TNF)干擾素及多種促炎性細胞因子]這些內源性致熱原作為基本信息分子以不同的途徑將發熱信號傳體溫調節中樞使體溫調定點上移通過傳出途徑調節效應器對全身產熱和散熱做出反應使產熱大于散熱體溫升高


    LPS致發熱高度在一定范圍內與劑量呈正相關并且有明顯的潛伏期人靜脈注射2ng/kg劑量時發熱潛伏期可長達 90min由于LPS對熱具有穩定性所以一般滅菌方法不能將LPS*破壞不易清除

    • 聯系電話電話400-687-1881
    • 傳真傳真010-87875015
    • 郵箱郵箱f.he@bio-life.com
    • 地址公司地址北京市中關村科技園區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中國藥谷CBP)
    • 公眾號二維碼
    © 2025 版權所有:科德角國際生物醫學科技(北京)有限公司(m.acsvainc.com)   備案號:京ICP備2021012680號-1   網站地圖   技術支持:化工儀器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公安县| 辉南县| 漳浦县| 龙胜| 山西省| 安西县| 罗田县| 青田县| 扶沟县| 泾阳县| 馆陶县| 沧源| 突泉县| 龙南县| 资溪县| 松溪县| 乌兰浩特市| 连南| 东乡族自治县| 土默特右旗| 昌图县| 化德县| 德钦县| 郑州市| 彰化市| 安多县| 长乐市| 永寿县| 平和县| 子长县| 昌平区| 永春县| 察雅县| 昌黎县| 分宜县| 宜春市| 信宜市| 合江县| 铜梁县| 雷山县| 故城县|